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粤港澳大湾区视窗 > 江门

江门:发挥“三大优势”谋划“蓝色崛起”

来源:南方日报 日期:2017-12-06

作为海洋大市,近年来,江门贯彻广东省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部署,积极谋划广东(江门)大广海湾经济区建设,201312月经省审议通过《广东江门大广海湾经济区发展总体规划(2013-2030)》,规划面积达3240平方公里,是全省面积最大的省级新区,并被赋予“全省海洋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珠三角实现大跨越发展的新增长极、珠三角辐射粤西和大西南的枢纽型节点、珠江西岸粤港澳合作重大平台、传承华侨文化的生态宜居湾区”五大定位。20163月,《国务院关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指导意见》提出“支持广东与澳门共建江门大广海湾经济区”,标志着大广海湾上升为国家级战略平台。

置身于粤港澳大湾区,跳出江门看江门,走向碧波万顷的大海,大广海湾区如何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真正打开“南大门”,找到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孕育新的增长极?良好的海洋生态资源环境、优越的交通区位和以临港先进制造业为龙头的支柱产业加快升级,江门“蓝色崛起”风劲扬帆,正逢其时。2015年,江门全市海洋经济总产值948.03亿元,增加值361.0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5%10.6%2016年,江门市海洋经济总产值约1020亿元,增加值达38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6%5.3%

优势1

生态资源环境利用空间巨大

珠三角大陆岸线最长、海岛数量最多、滩涂面积最大、腹地纵深最广

江门市海域面积2886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414.8公里,约占全省1/10;海岛岸线400公里,约占全省1/6;共有海岛561个,数量位居全省第二。全市海岸滩涂、渔业、深水港口、滨海旅游景观等岸带资源十分丰富,海洋开发程度仅11%,潜力巨大。

面对如此丰富的海洋资源环境,江门在大广海湾经济区规划建设中,积极推动集中集约用海,打造发展载体。譬如新会区银湖湾、台山市广海湾临港产业区的建设用海规划先后获得国家海洋局批准实施,规划围填海总面积约3.3万亩。其中,银湖湾1969年开始围海造田以来,已形成可连片开发的土地近47平方公里。

在科学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同时,江门高度重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一是整治退化严重的海洋生态系统,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二是对沿江和海湾环境污染进行综合治理。重点结合潭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世界银行贷款广东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工作,控制、削减污染物排海总量。三是提升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立了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与信息共享平台。譬如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镇海湾红树林滨海湿地公园等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统筹规划海洋资源,从容淡定谋划“蓝色崛起”。江门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省海洋政策,科学谋划海洋经济发展,提出了今后发展方向:一是向省、国家正式提出了大广海湾经济区发展战略,为江门沿海经济带发展提供重大历史机遇。二是江门将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空间优势及海洋资源优势,加快沿海经济带发展,重点打造“4+1”重大区域合作平台。三是谋划建设银湖湾滨海新城,构建世界级轨道交通产业基地、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加快创建国际滨海旅游休闲节点。

优势2

区位交通体系建设日臻完善

置身粤港澳大湾区,具备构建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现代综合交通网络的条件

江门五邑地处珠三角西岸,置身于粤港澳大湾区。虽然毗邻港澳,北联广佛,但区位交通基础设备较落后。在新一轮海洋经济发展大潮中,江门强烈意识到,打通交通运输脉络是顺利对接大湾区的先决条件和重要基础。为此,江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沿海地区大型通道、港口码头和航道等基础设施建设,近三年来,先后完成西部沿海高速、新台高速、江门大道以及在建的中开高速等,构建方便快捷的沿海地区高快速路网,已建成的广珠铁路和在建的深茂铁路也经过大广海湾经济区。同时,崖门国家一级渔港已建成,台山市烽火角避风塘项目动工建设。

江门市委书记林应武指出,要科学谋划粤港澳大湾区的定位,积极融入大湾区建设。江门抢抓大湾区机遇,加紧对接港珠澳大桥和深中通道。他提出了加快构建“一枢纽、两中心、三通道”的区位交通战略:“一枢纽”指打造集铁路、公路、机场、港口、城市轨道“五位一体”的海陆空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枢纽型城市。“两中心”,即把位于新会区的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打造成为珠西客运中心,今年动工,力争明年基本建成,成为珠三角向粤西甚至大西南沟通、承东启西的枢纽;把位于鹤山市的江门北站打造成为珠西物流中心。“三通道”,包括积极谋划银洲湖高速、香台高速,主动对接港珠澳大桥,形成港澳地区连通大广海湾、粤西的“南通道”;推进中开、开春高速建设,对接深中通道,形成深(中)江(阳)“中通道”;通过广中江高速建设和佛开、开阳高速扩建,形成连通广佛都市圈的“北通道”。

优势3

四大支柱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打造千亿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推动核电火电风电“三电”齐发等

近年来,江门牢牢抓住省建设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的契机,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以台山核电、国华台电、川岛风电为主体的临海电力业不断壮大,一批临海产业基地及重大项目加快建设,新会银洲湖、台山广海湾海洋产业集群正转型升级,成为江门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地区。

大力发展临海先进制造业。凭借丰富的岸线、航道和港口等海洋资源,经过多年发展,江门的临海制造业已形成轨道交通车辆修造、船舶拆造、清洁能源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制造和造纸五大优势产业。目前,广东轨道交通产业园是广东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银洲湖纸业基地总产能五年增长近2倍,还拥有亚洲最大的半挂车专用零部件制造商——富华重工,全球最大的集装箱制造商——新会中集。台山广海湾聚集了1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金属制品等产业形成了集聚优势,工业总产值已超过100亿元。新会银州湖则形成了船舶拆造、精细化工、造纸三大主导产业,涌现出了新会中集、南洋船舶、双水拆船、亚太森博纸业等一大批行业内的龙头企业。

加快发展滨海能源产业。核电、火电、风电“三电”齐发。《江门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20112020)》中关于“能源产业”这样定位:“大力发展以核能、天然气、风能等为代表的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短短几句话,指明了江门发展临海电力产业未来方向,即“核电+火电+风电”。

全力打造滨海旅游业。2016年全市旅游收入突破400亿元,连续五年增长超过20%。海岛、碉楼、温泉三大旅游品牌进一步打响。创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国际滨海旅游休闲节点结合全省唯一的“中国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创建工作,充分发掘自身丰富的侨乡文化、传统文化、海洋文化、旅游资源,建设国际性滨海旅游休闲的重要目的地。

优化发展现代海洋渔业。2016年,江门市渔业经济总产值183亿元,南沙渔船是全省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南沙捕捞船队,镇海湾已形成超30万亩沿海养殖区。“十一五”期间,江门市船舶工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全市共有船舶企业48家,主要生产产品为中小型钢制船舶、配套产品和游艇。在拆船方面,江门在全国居于领先水平,已成为国内特色化的绿色拆船基地。

努力建设生态美丽“海丝”文化岛

逐步形成“生态秀美、人居优美、生活和美、人文淳美”海岛新景观

作为广东海岛大市,江门市561座岛屿如群星洒落,嵌在蔚蓝的南海之中。这些岛屿得天独厚,蕴含着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旅游资源、风能、潮汐能等优势资源,对实施大湾区战略、发展海洋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近年来,江门严格贯彻落实国家海洋政策,以“开启海洋经济发展新引擎”战略,积极谋划“蓝色崛起”,全力打造“生态秀美、人居优美、生活和美、人文淳美”美丽海岛,海岛管理以及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2014年上、下川岛同时入选广东“十大美丽海岛”,王府洲2015年入选全省“十大美丽海湾”、2016年获全国“十大美丽海岛”特别提名奖。

亮点一??规划引领统筹美丽海岛建设

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海岛130个,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海岛9个,上、下川岛分别为全省第二、第六大岛;有居民海岛6个,无居民海岛555个,国家海洋局公布的第一批可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名录中,江门市占有7个……

 “守着海岛就是守着珠宝!”如何保护开发利用好这一个个“珠宝”,江门市以规划引领,统筹美丽海岛建设。近年来,该市在全省率先出台《江门市海岛保护规划》《江门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20112020年)》《江门市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等涉岛规划,着力构建“一湖”(银洲湖)、“两岛”(上、下川岛)、“三湾”(黄茅海湾、广海湾和镇海湾)的海洋经济发展总体布局。2014年,对王府洲等7个可开发利用的无居民海岛资源进行调查,编制《王府洲等7个无居民海岛资源环境调查报告》,为下一步编制区域用岛规划和单岛规划、做好无居民海岛保护与利用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此外,江门还完成55个海岛地名标志立碑,定期组织海岛地名标志保护情况检查行动;开展《海岛保护法》实施前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情况核查工作,基本掌握《海岛保护法》实施前全市已确权或签订开发利用合同的无居民海岛情况。

亮点二??整治修复推进海岛生态文明建设

近年来,江门市按照《广东省海岛保护规划》《江门市海岛保护规划》的要求,全面统筹海岛保护与利用,科学保护海岛及其周边生态系统。

江门积极争取国家、省的项目和资金支持,开展海岛生态整治修复工作:组织实施并完成围夹岛领海基点维护项目,投资340万元对围夹岛国家领海基点进行基础设施维护;争取中央财政资金1794万元,对已获得海域使用权证的下川岛独湾码头防波堤工程进行综合整治修复,20174月上级批复该项目免缴用海海域使用金,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工程施工和监理招投标工作,6月工程启动,目前已完成工程量50%;加强生态岛礁建设。根据国家海洋局《全国生态岛礁工程“十三五”规划》,为确保2020年前围夹岛、黄麖洲和下川岛完成生态岛礁建设工程,聘请技术单位组织编制工程实施方案,有效提升改善海岛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此外,为今后开发利用打基础,掌握有居民海岛海洋生态数据,江门开展完成了飞沙滩、王府洲海水浴场监视监测,及时掌握浴场环境质量现状和潜在的污染风险,为当地滨海旅游业管理和发展提供基础数据。据悉,由于系列生态整治修复,全市89%以上的海岛水质长期处于一、二类水质标准。更为可喜的是,由于海洋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台山大襟岛海域的中华白海豚数量由前些年200多只增加300多只。

亮点三??海丝”申遗打造海岛人文品牌

 “方济各·沙勿略墓园”、“花碗坪”遗址、“葡王柱”新地村天主教堂……这一个个富有历史特征的地名,辉映着上川岛600多年的沧桑历史。如今,面积157平方公里、人口约1.6万人的上川岛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拥有历史和自然的双重魅力。

海洋文化是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的灵魂和动力。江门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历史机遇,深入发掘海岛历史文化,着力打造“海丝文化”美丽海岛品牌。2014年,他们启动“海丝”申报工作,制定了完整细致的申遗推进方案。2016629日,国家文物局正式确定台山上川岛方济各·沙勿略墓园、大洲湾遗址为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史迹点,新地村天主教堂遗址为后备点。20171028日,“上川贸易岛”海上丝绸之路申遗项目保护工程正式启动,相关史迹点的文物修复和周边环境整治工程正在推进。

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世界遗产研究会会长郭旃带领的世界遗产保护专家组一行,先后几次来到上川岛乌猪州等地现场考察,并给出高度评价:台山上川岛是古代丝绸之路重要的放洋岛、贸易岛和多元文化交汇地,加上广海镇的广海卫古城墙遗址、紫花岗摩崖石刻、紫花岗烽火台等历史遗迹,有力地佐证了江门海丝文化丰富,价值十分突出!

为弘扬“海丝”文化,打造生态美丽岛,江门规划好三件事:一是立即启动《台山市文物资源整体规划》和各个申遗史迹点文物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全面提高人们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二是积极开展川岛海丝文化学术研究,通过举办海丝学术研讨会、海丝文化展、学术论坛等方式加强与东南亚、葡萄牙等国文化交流,弘扬“海丝”文化。三是规划建造川岛“海丝”文物博物馆,打造一批“海丝”旅游示范基地,打响川岛“海丝”文化旅游品牌。

亮点四??执法监管护航美丽海岛建设

打造美丽海岛生态文明建设,创新执法监管体制是关键。江门以“网格化”管理工作制度为基础,认真落实海监执法“三巡”、海岛保护定期巡查等工作任务,制定了《江门市海监执法“三巡”制度》,要求市、县(区)海监部门按照“三巡”工作要求,通过日常巡查和突击检查等方式,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重点巡查建设用海项目、领海基点、可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海岸线等,切实做到守海有责,守海尽责,及时发现和查处各类海洋违法行为。

2017年前三季度,江门共计派出人员353人次,检查岛屿422个次,派出执法船舶58艘次,登岛检查海岛27个,登岛检查海岛18次,重点海岛检查覆盖率100%。以古舟岛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涉嫌未经批准开发利用台山鱼塘洲无居民海岛的案例,加大宣传力度,坚决打击非法使用海岛、破坏海岛生态资源的违法行为,做好海岛保护工作。

此外,近年来江门不断创新监管体制,采用科技手段加强海岛监视监测体系建设。编制海岛监视监测体系建设规划,逐步推进海岛监视监测体系建设工作。建立海岛监视监测管理系统,覆盖有居民海岛重要港口、海滩及其重要的海岛。加强七个第一批可开发海岛的执法巡查,开展海岛附近海域生态检测,为推进美丽海岛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

优质海洋生态 育出“国字号”青蟹

在行家眼里,在广东吃蟹,以台山青蟹最为鲜美。到了年末,其膏蟹尤为丰满质优,雌蟹膏呈橘红色,滋味浓香;雄蟹膏呈金黄色,口感香醇。

如此美味的台山青蟹,是怎么炼成的呢?首先要从台山青蟹的“居住环境”讲起。台山青蟹是目前广东省唯一成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的海产品,只有从都斛镇、赤溪镇、广海镇、海宴镇、川岛镇、汶川镇、北斗镇和深井镇出产的青蟹才能算是真正的“台山青蟹”。

上述地区养殖出来的青蟹肉质白净细嫩,口感爽滑清甜,满度更高,个头也更大,雄蟹重量可达500克以上。

目前,台山青蟹养殖面积约2.3万亩,年产量超过7600吨,年产值高达12.2亿元。仅都斛镇就有专业青蟹养殖大户100多家,产品畅销珠三角、浙江省、福建省以及港澳地区。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gzsdfz.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020-83501579(信息资料处)

地址:广州市下塘西路447号 邮政编码:510091 电子邮箱:gzsdfz@gz.gov.cn

ICP备案号:粤ICP备09204806号-1 网站标识码:4401000003

广东广州

自2017年来您是本站第21292位访问者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5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