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要闻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志鉴研究 > 理论探讨

穗深港澳年鉴框架结构比较研究

来源: 日期:2017-12-21
穗深港澳年鉴框架结构比较研究
 
阳晓儒
 
2014年12月,中国版协年鉴工委会在深圳举办第五届全国年鉴编纂出版质量评比活动。在这次评比活动中,涌现出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两个优秀年鉴高地。珠江三角洲与香港澳门在地理上和经济文化上的联系都非常紧密。为进一步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地方综合年鉴的繁荣发展,拓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地方综合年鉴与中国香港、澳门综合年鉴的交流合作,本文选取《广州年鉴·2014》《深圳年鉴·2014》《香港(年鉴)·2014》《澳门年鉴·2011》等4部城市综合年鉴进行框架结构的比较研究。
    一、三部城市综合年鉴框架结构情况
1.《广州年鉴·2014》框架结构情况
除目录、索引外,主体部分设篇目、分目、条目3个结构层次,以条目为年鉴内容的主要表现形式。全书设总述、大事记、党政机关、社会组织、政法、军事、经济监督管理、财政·税务、工业、商贸流通和服务业、金融业、农业、交通运输和邮政业、信息业、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建筑和房地产业、旅游业、对外经济贸易、开发区·重大平台、民营经济、科学技术、社会科学、教育、文化、传媒、卫生·体育、社会民生、区·县级市、人物、经济社会统计资料、文献法规等32篇,共224个分目和次分目。除大事记、经济社会统计资料和文献法规外,全书均采用条目体。
2.《深圳年鉴·2014》框架结构情况
基本内容分为综合情况、动态信息、辅助资料三大部分。综合情况部分设特载、总述2个栏目,动态信息部分设特色深圳、政党政权、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外事·侨务·港澳台事务、法制、军事、经济监督管理、财政·税收、工业、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商业和服务业、现代农业和海洋经济管理、交通运输、信息业、城市建设和管理、人居环境、旅游业、对外(港澳台)经贸·经济技术合作、口岸、民营经济、科学、教育、文化、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卫生、体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社会生活、行政区、新区建设、人物等31个栏目。辅助资料有大事记、网媒在线、文献法规、调研报告、经济社会统计资料、附录等。总述及动态信息各部分的内容均作条目化处理。类目与条目之间均设有分目层次。政党政权、信息业、旅游业、科学、教育、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卫生·体育、社会生活等类目的下面除分目外还有次分目层次。
3.《香港·2014》框架结构情况
  全书采用文章体, 除2014年大事记要、附录、索引外,主体部分采用文章体 。全书设政制和行政、法律制度、经济、金融财务、工商业、就业、教育、卫生、食物安全环境卫生和渔农业、社会福利、房屋、基建发展和文物保育、运输、环境、公共秩序、传媒通讯和资讯科技、人口和入境事务、旅游和旅游业、康乐体育和文化艺术、宗教和风俗、历史等21章。
4.《澳门年鉴·2011》框架结构情况
全书采用文章体,主要分为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2011年施政重点、2010年大事记要、澳门特别行政区2010年回顾、澳门特别行政区概况、附录5大部分。其中2011年施政重点,主要介绍2011年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的施政要点;2010年回顾分16个部分全面介绍2010年澳门特别行政区在行政、立法和司法方面的重点工作,包括温家宝访问澳门、中葡平台建设、打造阳光政府、粤澳台区域合作、旅游业发展、楼市调控、资讯交通网络建设、医疗体系完善、社会治安治理、节能环保、科体文教发展、公务员制度完善、新闻言论自由、法律保障及廉政制度建设;澳门特别行政区概况部分也有16个部分,主要有:政制和行政、法律和司法制度、对外关系、经济、博彩业、旅游、公共秩序、教育、文化体育、卫生和社会福利、传媒通讯和资讯科技、土地基建房屋和公用事业、运输、地理环境和人口、宗教和风俗、历史;附录部分分为名单和表格两部分,主要有澳门特别行政区主要官员、行政会委员、立法会议员、法院法官、检察院检察官名单,特区政府部门通讯录,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旅游局驻外地旅游代表处,外国驻澳门特别行政区领事机构,澳门特别行政区护照及旅行证件的签证待遇,获澳门特别行政区免签证待遇的国家和地区,适用于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多边国际公约,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2009年度勋章、奖章及奖状颁授名单,以及澳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主要统计表格。
二、四部城市综合年鉴框架结构的共同点
    1.均全面反映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2006年5月国务院颁布的《地方志工作条例》对地方综合年鉴的定义是:“地方综合年鉴,是指系统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情况的年度资料性文献。” 三部城市综合年鉴均以全面、系统记录当地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情况、重大事件和年度主要变化,宣传和推广当地,为研究和期望进一步了解当地的人士提供翔实的资料和数据为己任。如《广州年鉴·2014》在“编辑说明”中开宗明义地说“其(《广州年鉴》)宗旨是全面、系统、翔实地载录广州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为社会各界和海外人士了解和研究广州提供基本资料。”《深圳年鉴·2014》在其“编辑说明”中说“(《深圳年鉴》)旨在全面、系统、翔实地载录深圳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为社会各界了解和研究深圳提供基本资料。”《澳门年鉴·2011》在“编辑说明”中说“《澳门年鉴》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出版的年度工具书,属地区性年鉴,旨在全面、系统地记录澳门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情况、重大事件和主要变化,宣传和推广澳门,为研究和期望进一步了解澳门的人士提供翔实的资料和数据。”《香港(年鉴)·2014》虽然没有编辑说明,但从其所设立的章节来看,也是以全面反映香港一年来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基本情况、重大事件和主要变化,为研究和了解香港的人士提供翔实的资料和数据为己任的。
2.均采用分类编辑法,实行分类分层次编排
《广州年鉴》运用分类编辑法,以篇目、分目、条目组成框架结构的主体部分,将全书分成32个篇目,224个分目和次分目;并设置广州数字、广州荣誉、广州大事、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中国传统古村落、广州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县级市风采等彩色图片专辑。《深圳年鉴》动态信息部分设特色深圳、政党政权等31个栏目。内容层次的设置,以便于读者分析题阅读和检索为原则,并标示类目与条目之间的层级关系。《香港(年鉴)》也是采用编辑分类法,将全书分成大事记要、主体部分、附录和索引四大部分,主体部分又分为21章,逐项对香港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进行记载;除封面和封面内页地图外,还设立年度纪要图片专辑,突出年度特色。《澳门年鉴》将全书分为5部分。第一部分是出版年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施政重点,第二部分是上年的大事纪要,第三部分是上年回顾(包括16个部分),第四部分是澳门特别行政区概况(分为16个部分),第五部分是附录(分为37个表格)。除施政重点和大事纪要外,均再进行分类记述。
3.均力求突出当年的年度特点
为突出当年的年度特点,四部年鉴均采用不同的方式加以表现和突出。一是在封面上选用具有年度特色的图片设计封面。《广州年鉴·2014》为突出“一带一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年度特色,选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广州黄埔古港的图片作为封面图片;《深圳年鉴·2014》选用2013年新启用的深圳机场新航站楼作为封面图片;《澳门年鉴·2011》选用国务院总理2010年访问澳门的图片作为封面图片;《香港(年鉴)·2014》选用2013年10月“闪耀维港”3D光雕汇演的图片作为封面图片。二是利用当年的数据展示年度成就与变化。《广州年鉴》的“2013·广州数字”,《深圳年鉴》的“深圳数字2013”,《香港(年鉴)·2014》的“香港2014:便览”,《澳门年鉴·2011》的“澳门便览”均以当年的主要数据展示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成就与变化。三是利用彩色图片专辑展示当年的大事要事。如《广州年鉴·2014》中的“2013·广州大事”,《深圳年鉴》的“彩图专辑”,《澳门年鉴·2011》的“2010年回顾”,《香港(年鉴)·2014》的“2014年纪要”。四是全面更新全书内容和设置动态性条目突出年度特点。《广州年鉴》除更新全部信息资料外,还设置年度分目,并在条目中收录大量的动态条目来突出年鉴的年度特点;《深圳年鉴》通过更新稳定性条目内容和收录大量年度动态条目突出年度特点;《澳门年鉴》除更新全书数据资料外,还设置“当年施政重点”和“上年回顾” 两个具有年度特色的部分来突出年度特点。
4.均突出了地方特色
由于政治制度的差异,中国内地年鉴与中国香港、澳门年鉴还是存在较大差异,但均在框架结构上突出了各自的地方特色。《广州年鉴》《深圳年鉴》基本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并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进行分类和设立层级名称,《广州年鉴》的“开发区·重大平台”篇目就突出了广州开放经济的特点。《深圳年鉴》的“特色深圳”栏目集中展示了深圳特色。《香港(年鉴)》的主体内容和《澳门年鉴》的“澳门特别行政区概况”部分的分类具有高度的相似性,但各自突出了自己的特点。如《澳门年鉴》就专门设有“博彩业”一章,以突出其娱乐业经济的特点;而《香港(年鉴)》则突出其国际金融地位,设有“金融财务”专章。
5.均收录相当篇幅的统计数据表格
为了向需要了解和研究当地基本情况的人士提供全面、权威和翔实的数据资料,四部年鉴除内文中的随文表格之外均在全书的最后用附录的形式收录了非常翔实的经济社会统计数据表格。《广州年鉴·2014》收录经济社会统计表格53个,《深圳年鉴·2014》收录经济社会统计表格38个,《澳门年鉴·2011》收录经济社会文化统计表格25个,《香港(年鉴)·2014》收录经济社会文化统计表格43个。
6.均将大事纪要(大事记)放在全书主体部分的前面
为让读者全面了解一个地域年度内发生的主要大事要事,四部年鉴均将“大事纪要(大事记)”部分内容放在全书主体部分的前面,以便让读者第一时间了解该地域年度内发生的主要大事要事,全面掌握该地域年度内的主要情况线索,方便读者进一步阅读与查阅。这样的安排,是从读者的角度出发,是站在读者的角度思考问题,方便读者对一个地域年度整体情况的把握。
7.均将政治内容放在经济、社会、文化之前
四部年鉴在百科分类上均将政治部分内容放在经济社会部分之前。《广州年鉴》在“经济监督管理”篇目前设置“党政机关、社会组织、政法、军事”等政治篇目;《深圳年鉴》在“经济监督管理”类目前设置“政党政权、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外事·侨务·港澳台事务、法制、军事”等政治类目;《澳门年鉴》的第一部分是当年的施政重点,“澳门特别行政区概况”部分也是把“政制和行政、法律和司法制度、对外关系”放在“经济”之前;《香港(年鉴)》的21章中,第一、第二章就是“政制和行政”与“法律制度”。可见,无论是中国内地还是中国香港、澳门的年鉴,都是把政治放在经济社会的重要地位,以突出其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所起的主导作用。
三、四部城市综合年鉴框架结构的不同点
1.年鉴框架结构的的层级和层级名称不相同
四部年鉴中,《广州年鉴》《深圳年鉴》设立4个层级,《澳门年鉴》设立3个层级,《香港(年鉴)》设立2个层级。设立4个层级的《广州年鉴》《深圳年鉴》采用条目体,全书分为篇目(类目)、分目、次分目和条目,条目为年鉴内容的基本单元和主要表现形式。设立3个层级的《澳门年鉴》采用的是文章体,与设立两个层级的《香港(年鉴)》一样采用文章体,全书分为章和目,文章是年鉴内容的基本单元和主要表现形式。所不同的是,《澳门年鉴》在章目之上又设置了部分的板块分类,将全书分成5大部分。层次名称上,中国内地的《广州年鉴》《深圳年鉴》与中国香港、澳门的《澳门年鉴》《香港(年鉴)》也有较大的区别。《广州年鉴》设立总述、大事记、党政机关、社会组织、政法、军事、经济监督管理、财政·税务、工业、商贸流通和服务业、金融业、农业、交通运输和邮政业、信息业、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建筑和房地产业、旅游业、对外经济贸易、开发区·重大平台、民营经济、科学技术、社会科学、教育、文化、传媒、卫生·体育、社会民生、区·县级市、人物、经济社会统计资料、文献法规等32篇;《深圳年鉴》动态信息部分设特色深圳、政党政权、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外事·侨务·港澳台事务、法制、军事、经济监督管理、财政·税收、工业、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商业和服务业、现代农业和海洋经济管理、交通运输、信息业、城市建设和管理、人居环境、旅游业、对外(港澳台)经贸·经济技术合作、口岸、民营经济、科学、教育、文化、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卫生、体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社会生活、行政区、新区建设、人物等31个栏目;《香港(年鉴)》主体部分设政制和行政,法律制度,经济,金融财务,工商业,就业,教育,卫生,食物安全、环境卫生和渔农业,社会福利,房屋,基建发展和文物保育,运输,环境,公共秩序,传媒、通讯和资讯科技,人口和入境事务,旅游和旅游业,康乐体育和文化艺术,宗教和风俗,历史等21章;《澳门年鉴》中“澳门特别行政区概况”部分设政制和行政,法律和司法制度,对外关系,经济,博彩业,旅游,公共秩序,教育,文化体育,卫生和社会福利,传媒、通讯和资讯科技,土地、基建、房屋和公用事业,运输,地理环境和人口,宗教和风俗,历史等16章。
框架结构层次的名称,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澳门的年鉴各不相同。采用条目体的中国内地年鉴《广州年鉴》《深圳年鉴》采用四级结构层次,从一级到四级,《广州年鉴》称篇目、分目、次分目、条目,《深圳年鉴》称类目、分目、次分目、条目。采用文章体的香港、澳门年鉴也各不相同,《香港》分2个层次,就是章和目;《澳门年鉴》分3个层次,在章目之上,又设立部分层次。由于各地各家年鉴的实际情况不尽相同,只要能准确反映年鉴的内容,在名称上不必强求统一。
2.年鉴框架结构的基本架构不尽相同
四部年鉴中,《广州年鉴》分为32个篇目,《香港(年鉴)》分为21章,两者的整体性较强。《深圳年鉴》将全书基本内容分为综合情况、动态信息和辅助资料三大部分,这是在编辑说明中的表述,而在目录中,其类目还是整体一致的,而不是像《澳门年鉴》那样将全书在目录上分成5个部分。《澳门年鉴》将全书分成五大部分,其中的“澳门特别行政区概况”部分与《香港(年鉴)》主体部分大致相同,其施政重点部分、年度回顾部分,兼顾了上年和当年的内容,就像《广州年鉴》的主体部分以上年内容为主,文献法规篇目的文件又有下一年政府主要工作的布置。《澳门年鉴》较明显地突出了年度内容,年度特色较浓郁;《广州年鉴》《深圳年鉴》和《香港(年鉴)》的框架结构在突出年度特色上除图片专辑部分外,整个框架年度特色不是非常明显,稳定性较强。
3.年鉴组织编纂主体不同
《广州年鉴》的组织编纂主体经过社科研究机构、党委宣传机构,最后归到政府地方志编纂机构;《深圳年鉴》的组织编纂主体也由市委政策研究室划归市史志办公室。《地方志工作条例》颁布后,中国内地的大部分地方综合年鉴均划归地方志编纂机构。这也是中国内地大部分地方综合年鉴所采用的组织编纂主体。而中国香港、澳门的《澳门年鉴》《香港(年鉴)》所采用的组织编纂主体却是政府新闻机构,两者均为政府新闻局。年鉴作为一个地域展示其形象和成就的政府出版物,政府新闻机构是非常符合做年鉴组织编纂的主体。也许,这正是《澳门年鉴》《香港(年鉴)》选择政府新闻局作为组织编纂主体的重要原因吧。
4.年鉴框架结构分类不尽相同
《广州年鉴》及《深圳年鉴》的动态信息部分分类上采用国家统计局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为基础,并结合当地的实际设立全书框架结构,比较中规中矩;《香港(年鉴)》基本按照行业分类设置全书章目,但十分注重突出地方特点和读者关注的热点设置章目,如就业,教育,卫生,食物安全、环境卫生和渔农业,社会福利,房屋,环境,公共秩序等章均是普通民众关心的话题;《澳门年鉴》则结合了两者的优点,在全书开头设置当年的施政重点,同时在第二部分用16篇文章多角度地对上年的主要成就进行了回顾,在“概况”部分设置“博彩业,教育,卫生和社会福利,土地、基建、房屋和公用事业”等民众关心的事务。由此可见,中国香港、澳门年鉴比较注意反映普通民众关心的事务,在章目设置上注意突出反映普通民众关心的事务。
5.年鉴卷号设置上不完全一致
在年鉴卷号设置上,中国内地年鉴通用的做法是用出版年号作为年鉴卷号,而记述的内容主要是出版年的上一年的内容,即2014年卷记载的是2013年的内容;中国澳门的《澳门年鉴》是沿用中国内地年鉴的做法,即2011年卷的主要内容是2010年的。但是,中国香港的《香港(年鉴)》却是采用不同于中国内地年鉴的做法,其卷号就是记载内容的年份,也就是说2013年卷年鉴记载的就是2013年的内容。这一点是不同于中国内地年鉴的。
6.年鉴内容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
中国内地的大部分地方综合年鉴是采用条目为主的表现形式,以条目作为年鉴内容的主要寻检单元和表现形式,《广州年鉴》《深圳年鉴》也不另外。中国内地只有部分专业年鉴才采用文章体记述年鉴内容。而中国香港、澳门的《香港(年鉴)》《澳门年鉴》却均采用文章体作为年鉴内容的主要表现形式。实际上,中国香港、澳门的《香港》《澳门年鉴》在第一层次是分章记述,但在章里面又是采用分目及条目的表现形式,章名只是其大的分类,就像中国内地综合年鉴的篇目(类目)一样,章下面还是用分目和条目的形式记载。例如《香港·2013》的第八章卫生,开头一段提示语、一个2013年健康指数表、一段导语,之后就是组织架构、医疗改革、基层医疗服务、诊所服务、家庭健康、学生健康、长者健康、社区健康、牙科服务、精神健康、精神健康、……专职医疗服务、住院服务、急症服务、医疗收费及收费减免、私家医院、医疗服务发展及基建等等,在“医疗服务发展及基建”下面又设置公营医院发展计划、公私营医疗协作计划、发展电子健康记录互通三个条目,可见,中国香港、澳门的年鉴也是文章与条目互相结合的,表面是文章,实际也是条目体,只不过其层次表述为章、分目、条目,其本质和中国内地的地方综合年鉴是一样的。
四、启示与思考
1.框架结构较好地体现年鉴作为年度资料性工具书的属性
我们知道,年鉴框架的作用主要有三个:一是贯彻年鉴体例,二是框定年鉴内容,三是明确年鉴内容的归属和层次。本文比较的穗深港澳四部城市综合年鉴,其框架结构均较好地体现了年鉴作为年度资料性工具书的属性,资料内容丰富,类型齐全。按行业、专业分,资料内容涵盖政治、法制、经济、教育、卫生、体育、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既有年度发展变化的资料,又有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表格,还有反映年度变化的大事要事的文字和图片资料。中国内地的地方综合年鉴既有政府工作报告、国民经济和社会统计发展公报等一次文献,又有大事记、统计表、名录、图片等二次文献,还有以条目为表现形式的三次文献。而中国香港、澳门的年鉴以二次文献为主,其综述性的文章、大事纪要、统计图表、名录、图片和数据统计表均为二次文献。
由此可见,中国内地的地方综合年鉴以条目为年鉴内容的主要表现形式。条目化的年鉴工具书属性较强,但整体性较弱。为弥补条目分散、整体性不强的缺陷,除每个分目设置概况类条目加以弥补外,还需收集整体性较强的政府报告和统计公报等一次文献来弥补全书整体性的不足。中国香港、澳门的年鉴以文章体为年鉴内容的主要表现形式。而文章体的年鉴工具书属性较弱。因为其综述性的文章整体性较强,但检索性较差,为弥补这一缺陷,文章体为主的年鉴通常通过编制较详尽的索引来弥补工具书属性较弱的缺陷。
2.年鉴的特色和个性要通过框架结构的多个层级和多种表现形式来实现
框架结构是年鉴的骨架,也是最能体现年鉴特色和个性的地方。优秀的年鉴框架结构能充分展示一部年鉴的年度特色和个性特点。年鉴框架结构要体现地方特色和个性特点是年鉴界的共识。从本文比较的四部年鉴来看,突出地方特色、年度特色的方法有以下几点。
(1)在一级目上设置特色篇目。如《广州年鉴》的“对外经济贸易”“开发区·重大平台”,《深圳年鉴》的“特色深圳”,《澳门年鉴》的“当年施政重点”“上年回顾”,《香港(年鉴)》的“金融财务”“工商业”。
(2)设置特色分目。如《广州年鉴》的“首届世界广府人恳亲大会在广州召开”“广州恒大足球队获亚冠联赛冠军”等年度分目,《澳门年鉴》的“博彩业”。
(3)设置年度图片专辑突出年度特色。如《广州年鉴·2014》的“2013·广州大事”“2013·广州荣誉”“2013·广州数字”,《深圳年鉴·2014》的“深圳数字2013”“彩图专辑”,《香港·201的“2014年纪要”“香港2014:便览”“占领行动”,《澳门年鉴·2011》的“2010年回顾”。
(4)更新年度动态条目和文章,突出年度特色和地方特色。如《广州年鉴·2014》“社会科学”篇目中“学术活动”“学术成果”两个分目中的几十个条目,除“概况”条目外,其他的条目都是全新的、有特色的选题。又如《澳门年鉴·2011》的“第一部分 澳门特别行政区2010年回顾”中的16篇文章均是全新的选题。
上述四种突出地方特色和年度特点的方法中,前三种是最能体现年鉴编纂者意图的方法。其中,设置具有特色的一级目、特色年度分目和年度图片专辑的做法,既能突出年度特点和地方特色,还可以拓展反映特色内容主题的深度,为读者提供有深度的信息资料。年鉴界评价某部年鉴框架结构是否有特色,也是查看其是否有一批有特色的篇目、类目、分目。而通过条目来体现特色,尚未得到年鉴界的足够重视。原因主要有:在大型综合性年鉴中,条目处于年鉴框架结构的底层,地位不突出,这是其一。其二,条目选题除稳定性选题编编纂者可以框架结构中设计外,还有大量动态性选题无法在框架设计中列出,因为动态性选题的主动权在撰稿人手中,年鉴编著者无法掌控,所以,也就无法在编纂者设计的框架结构中得到重视。但是,在条目化年鉴中,条目是年鉴内容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年鉴内容的基本检索单元和独立的知识主题。有特色的篇目、类目、分目及图片专辑在全书所占比重只是很小的部分。从读者的角度来看,一部年鉴有无价值主要在于这不年鉴能否满足他对信息的需求,能否通过目录和索引查找到他所需要的信息资料。因此,年鉴编纂者在设计年鉴框架时,除了要设置有特色的篇目、类目、分目和图片专辑外,要注意留出较大的空间让作者多设置具有年度特色、地方特点,以及最能体现年鉴常编常新和最能满足读者检索需求的动态性年度条目。作为文章体的年鉴,也要在特色篇目中设置具有年度特点和地方特色的文章标题,展示当地年度的重大事件和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
3.中国内地年鉴框架结构的规范化有待进一步提高,共识有待进一步增强
本文所比较的四部城市综合年鉴,都是创办时间较长的城市综合年鉴,《广州年鉴》是中国内地创办最早的城市综合年鉴,创办于1983年;《深圳年鉴》创办于1985年;《香港》是1997年香港回归前创办的;《澳门年鉴》创办于2002年,时间最短,但也有10多年的历史。经过多年的编纂实践,大家在编纂体例等方面已经形成了许多共同的规范。但是,从比较的情况来看,还是有不少各不相同、五花八门的地方。只框架结构方面,四部年鉴各不相同,两部年鉴设立4个层次,各层次有称篇目、分目、次分目、条目的,也有称类目、分目、次分目、条目的;一部年鉴设两个层次,分成章和目,另一部年鉴分三个层次,称部分、章和目。另外,在篇目的名称上,中国内地的两家年鉴也不尽相同。例如记述同一内容的栏目,《广州年鉴》叫“党政机关”,《深圳年鉴》叫“政党政权”;在内容的归类上也不相同,例如,同是政府工作报告,《广州年鉴》将其放在“文献法规”,《深圳年鉴》则放在“特载”。还有,《广州年鉴》没有设置“附录”“调研报告”,《深圳年鉴》则设有“附录”“调研报告”。
以上种种差别,在中国内地地方综合年鉴中屡见不鲜。对此,不应作为各部年鉴的特色,而是显示年鉴界对年鉴的性质功能缺乏统一的认识,框架结构的规范化有待进一步提高。中国内地地方综合年鉴经过30多年的发展,理应形成一套大家共同认可、普遍接受的体例规范。我们强调年鉴要创新,但不能不要规范,规范与创新并不是一对矛盾,创新应在规范的基础上创新,而创新又可以形成新的规范。如果抛离规范进行创新,年鉴的创新就会变成无源之水,年鉴的创新就是缘木求鱼,其结果必然会损害年鉴事业的繁荣发展。这也说明,只有不断总结年鉴编纂实践经验,加强行业业务交流,加强年鉴理论研讨,增进共识,才是提高年鉴编纂出版质量的应有之道。中国香港、澳门的年鉴虽然不完全一致,但是,《澳门年鉴》的“澳门特别行政区概况”部分的内容和《香港》主体部分的内容在章目的设置上还是大体相同的。这种做法,值得中国内地年鉴学习和借鉴。
4.中国内地年鉴框架结构的以人为本思想要进一步增强,地方特色和年度特点要进一步增加
本文比较的四部年鉴虽然都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综合年鉴,但是,由于政治体制的差异,中国内地的《广州年鉴》《深圳年鉴》和中国香港、澳门的《香港》《澳门年鉴》在框架结构上还是存在较大差异。《香港》设置的“就业、食物安全、房屋、环境”等专章均是贴近普通民众的,是普罗大众关心的热门话题。《澳门年鉴》设置的“旅游,公共秩序,教育,文化体育,卫生和社会福利,传媒、通讯和资讯科技,土地、基建、房屋和公用事业”等专章也是普通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而中国内地的《广州年鉴》《深圳年鉴》对于“就业、社会福利、房屋”等普通市民关注的问题就没有设置篇目(类目)进行专门记载。而且,中国香港、澳门年鉴的地方特色也非常突出。如《香港》的“金融财务”,《澳门年鉴》的“博彩业”的特色专章都是中国内地年鉴需要学习的突出地方特色的重要方法。另外,香港、澳门年鉴的年度纪要的图片专辑的做法也是值得中国内地年鉴学习的。在这一点上,《广州年鉴》设置“广州大事”图片专辑的做法是深得其精髓,也值得中国年鉴界学习和借鉴。
5.年鉴框架结构要处理好“全”与“特”的关系
地方综合年鉴要全面、准确、系统地反映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情况,要有地方特色。覆盖面不广,盖全率不高,就不能称之为全面;没有地方特点和年度特点,就不能凸显年鉴的地域特色和年度变化。所以,地方综合年鉴在设计年鉴框架时要处理好“全”与“特”的关系,要在保证全面的基础上突出地方特色。中国香港、澳门年鉴在这方面给中国内地年鉴提供了优秀的范本。《澳门年鉴》的“博彩业”和《香港》的“金融财务”就很好地抓住了这两个城市的特点。值得中国内地的地方综合年鉴学习和借鉴。
 
 
参考文献:
①《广州年鉴·2014》《深圳年鉴·2014》《澳门年鉴·2011》《香港·2014》
②许家康:《许家康集》,线装书局.2011
③阳晓儒:《城市综合年鉴编纂散论》,线装书局.2009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gzsdfz.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020-83501579(信息资料处)

地址:广州市下塘西路447号 邮政编码:510091 电子邮箱:gzsdfz@gz.gov.cn

ICP备案号:粤ICP备09204806号-1 网站标识码:4401000003

广东广州

自2017年来您是本站第21292位访问者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5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