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走进广州 > 民俗风情

【立天地神位】(一)——“当天”奉祭天神的神位

来源: 日期:2017-04-06

天神,中国民间指天上诸神,包括主宰宇宙之神及主司日月﹑星辰﹑风雨、生命等神。广府人对天神敬畏有加,凡建寺立庙、兴建家宅必设“当天”神位以敬之,借敬天神求得福音。

“当天”信仰的起源

1.png

◆设置在楼顶天台上的“当天”神位

天神祭祀起源于上古的天地崇祀,古人认为“天”是宇宙万物的主宰,也是万物生长发育的本源,所以不可不敬天畏命,顺天行道。人们想象自然界中有一位最高的神灵在支配万物。于是“天”,他就命令君王来人间执政治民,君王必须顺应天意,这样才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否则君王违反了天道,天就会降下各种灾害惩罚。君王敬畏“天”,庶民百官自然而然地也敬畏“天”,君王既然是奉“天”之命治理人间,所以君王不得不崇拜“天”,定期“祭天”。这不但是君王必行的职责,也是国家的大典。在古代,“天”为主宰神或神的总称,大概这是个较模糊的概念,不设神像,祭天是在城外进行的,称为郊祀。商周时代,历朝君王每年例必举行盛大的“郊祀”活动。天神祭祀是敬天思想的最高表征,但只有帝王才有资格祭祀。据有关史料所载,自商周乃至唐朝,诸代皆有帝王祀天之大典,但当时所祀的“天”,纯粹是指大自然的“天”,即“苍天”“昊天”。可是“天”是无形的、茫茫无际的,又怎么去祭祀呢?如此渐渐地就把“天”具体神化,称之“玉皇大帝”。因玉皇大帝是由人想象而来的神,所以原无神像,到宋真宗大举封禅之时,才为他塑像,视其自家祖先,封其为玉皇。于是,古代帝王所祀的自然“天神”与民间所崇拜的“天公”就逐渐分离开了。民间百姓深信“天公”是至高无上和最具权威的神,无“相”足以显示,因此不敢随意雕塑他的神像,而以“天公炉”、“天公座”、“当天”神位、“天官赐福”神牌来象征。一般庙宇、祠堂都有一座“天公炉”安置于门前,信众祭拜时要先向外朝天膜拜,然后才能奉祭庙宇、祠堂神殿内供奉的神像。

2.png

◆设置在大门口外的“当天”神位

“当天”神位一般设在单座房屋大门的前面,便于长幼露天奉祭。乡村家居,一般将“当天”神位摆设在大门口开外、庭院天井或天台。城市家居,因门口气场太窄及不见天空,故一般改在套间的正阳台摆设,神位上贴上红色的“天官赐福”条幅。从年头到年终,广府人都有奉祭“当天”的习俗。

“当天”奉祭的特点

由于民间深信“天官”具有审定、通报人间罪福的职责,古时民间每家每户必定都会供奉天官,希望借敬天官而求得福音,而供奉的场所就是“当天”神位所设的地方。此外,在广府地区不仅各家各户设“当天”奉祭“天神”,而且在拜祭寺院、庙宇、社坛、祠堂神灵的同时,也会在此地的设“当天”奉祭“天神”。“当天”的奉祭有三大特点。

3.png

◆大社公的“天公炉”

第一,天神至尊。民间认为天神是至高无上的神灵,是众神之神,称之为“天公”、“天神”、“天神爷”、“天帝”等。无论拜任何神灵,必须先拜天神。例如,到庙堂拜神,要先向门外烧香拜天神;除夕祭拜祖宗时要先敬天神;在婚嫁时也是先拜天地。即所有拜祭活动都要禀报“天神”。无论是农历初一、十五供奉土地神、社稷神、灶神和宗祠,还是时令节庆、喜庆酒酌的最后也必须拜祭“当天”神位。

第二,拜祭通常以家庭为单位。拜祭“当天”不会像供奉“宗祠”、“社坛”那样有联宗、联社的集体拜祭活动,而是各家各户俱各式祭品来到“当天”神位前,主人把三牲等祭品逐一摆开,点燃香烛,礼酒,礼茶,并嘴里说:“老天爷在上,请保佑我家五谷丰登,五畜繁衍……”。由于以户为单位进行,所以标志的是一个家庭,其目的是以“当天”为载体的幻化物祈求合家平安,家庭幸福。

第三,因是非而拜,以启禀天官神灵。古时候,深受宗法势力影响,因宗族、家族内部纠纷,家庭成员闹矛盾以至无法调和时,“当天”的作用就显示出来了。当宗族、家族内部纠纷难以平息时,当事人双方就会来到宗祠的“当天”神位前,在族长及族人的见证下发毒誓;当家庭成员闹矛盾争吵得难解难分时,也会来到自家门口的“当天”神位前发毒誓。此时,双方当事人点燃香烛,右手竖起三指,对着“天官”互诉是非曲直,对天发誓,以示天神灵鉴!因为对古人来说,天神是天上诸神的总管,能审定人间的罪福,凡间的一切都是由天神来决定的,所以对天发誓就是显示对天神的承诺。既然是天神,人间的一切当然是无所不知的,违背了诺言也是瞒不过天神的,所以以此来显示对誓言的诚意。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gzsdfz.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020-83501579(信息资料处)

地址:广州市下塘西路447号 邮政编码:510091 电子邮箱:gzsdfz@gz.gov.cn

ICP备案号:粤ICP备09204806号-1 网站标识码:4401000003

广东广州

自2017年来您是本站第21292位访问者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5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