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州创新

科创作为广州发展核心驱动力不断增强 新产业集聚 新动能引领

来源:广州日报 日期:2018-01-05

思科(广州)智慧城建成后,将为居住者提供美好而充满未来感的生活。建筑物中房间的温度、照明、家具、窗户和影院系统都由智能控制。图为思科智慧城(效果图)。

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吸引优秀企业聚集。目前,17家拍地企业在海珠区已注册成立了66家项目子公司,总注册资本达147.4亿元。图为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建成效果图。

在动能转换过程中,广州瞄准国内市场“消费需求”的升级,大力促进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图为广州企业生产的人工智能产品——家庭智能机器人。

广州加大对未来产业关键技术的研发力度。图为一位市民正在试玩广州玖的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虚拟现实游戏。

迎接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

近年来,广州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加快动能转换,积极探索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新路径,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广州拥有良好的制造业基础,一方面运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进行“智能升级”;另一方面通过IAB(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NEM(新能源、新材料)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广州未来发展注入后劲。广州有突出的服务业优势,通过促进产品和服务创新,正在逐步实现更高水平上的需求结构的匹配和优化。利用长期以来的对外开放优势,广州抓住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主动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积极拓展发展空间。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一系列数据表明,广州的创新驱动发展从“积累期”逐步迈入“加速期”。科技创新作为广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正在不断地增强。

最近三年来,广州的高精尖企业、项目加速集聚,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吸引腾讯、阿里巴巴等17家企业入驻,总投资规模达630亿元;富士康10.5代显示器项目、思科智慧城、GE生物科技园、氢能价值创新产业园、粤芯12英寸芯片制造项目、宝能集团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相继落户;广州还成功引进了海尔集团落户南沙,打造海尔全球产业金融中心。

传统产业:存量变革  新兴产业:增量崛起

新动能覆盖一二三产业。在发展新动能的过程中,广州坚持“增量崛起”与“存量变革”并举,既培育发展前景广阔的新兴产业,也运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老树发新枝”,促进生产力整体跃升。

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的工业发展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打开该区的工业地图,其“工业一哥”的属性早有历史缘由。早在改革开放前,这里就布局了文冲船厂、广州石化等工业企业,奠定了石化、商贸物流的基础;之后又陆续规划建设了云埔高新技术开发区、双沙工业区等园区,引进了可口可乐、粤华发电、广州本田、东风本田、南玻玻璃等知名企业,工业底子相当雄厚。

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得益于过去高速发展,已拥有较完善的工业体系,面向未来,正引入新动能,方向明确指向从“黄埔制造”向“黄埔质造”、“黄埔智造”转身,大力推进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实施IABNEM两大产业计划。

20176月,GE生物科技园项目在中新广州知识城动工。该项目是GE医疗集团在亚洲首个生物科技园,年产值预计40亿~80亿美元。随着该项目落户,其“磁场效应”立竿见影,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上下游企业接踵而来。如在GE的引荐下,总投资22亿元的百济神州生物药项目闻讯而来,进驻园区生产单克隆抗体类抗癌新药。

20171226日,粤芯12英寸芯片制造项目、宝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同时动工,广州IAB产业再度迎来千亿级重磅项目的鼎力支持。粤芯项目将彻底改变广州缺乏大型芯片制造项目的历史,“广州芯”产业破局在即。以粤芯项目为龙头,关联15个上下游项目的“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终端应用”为一体的作业模式已构建,产业项目集聚集群集约的全产业链生态圈已形成。

创新企业高速增长

近年来,广州的创新企业快速发展。2017年,广州高新技术企业预计净增4000家以上,总数超过8700家,在2016年净增2820家基础上再次实现飞跃。2017年,广州新增入库科技创新企业4万家,累计达16.9万家。模式创新、业态创新的科技创新企业不断涌现,入选中国最佳创新公司50强的企业数连续四年居全国各大城市前列。

科技融资与政府投入

科技离不开资本助力。广州建立了3000家上市挂牌培育科技企业数据库,今年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113家,总数达428家,进入创新层企业55家。广州的科技创新投入在持续加强。广州从2013年开始实施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科技支出倍增计划,2017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科技支出114.6亿元,是2013年(54亿元)的2倍多。

针对未来布局产业

在产业布局上,广州更是围绕第四次工业革命,着力打造高端高质高新产业,重点实施IAB(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NEM(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行动计划。为了力争产业的技术优势,广州加大AR/VR、无人技术、基因诊断和治疗、石墨烯材料运用、区块链等五大未来产业关键技术的研发力度。

供需结构:逐步调整  现代服务:高速增长

广州拥有强大的服务业优势。近年来,广州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实现了更高水平上供需结构的匹配和优化。

全国经济强区——广州市天河区的案例值得参考。数据显示,近三年,天河区工业、商业、房地产业等传统产业增长持续放缓,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高速增长。

一方面,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从2014年的13.3%放缓至2016年的3%,商品销售总额增速从16.4%放缓至0.9%,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延续下行趋势至零增长,工业、商业和房地产业等传统动能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2014年的30%下降至9%,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持续减弱。

另一方面,金融业、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软件业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2014年的30%大幅提升至49.3%,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从要素投入增长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由过去依靠劳动力数量和资本存量增长驱动,转变为主要依靠科学技术、人力资本增长,天河区以创新为主的新动能逐步增强。

2017年度“中国最佳创新公司50”榜单是观察中国创新的风向标之一。天河的创新企业多年来频频上榜,图普科技、大象健康、考拉先生、楼小二(云系)以及广州酷窝科技有限公司5家天河企业位列其中。

成立3年来,考拉先生在“消费升级与新零售”的道路上业已硕果累累,为其服务的40多万实体商家提供SCRM系统、考拉店长小程序、超级POS等软硬件。“我们给实体店赋能。中国有4600多万实体商户,考拉先生APP能帮助他们做货源营销、收款、会计账单等各种分析。”考拉先生CEO雷勇说。

而联合办公空间——位于珠江新城的酷窝,就像一个资源共享平台,通过线下开设的全球联合办公社区空间、线上移动端产品APP,形成以精英社群为目标,创新创业为目的的社交场景闭环,帮助创新创业人士解决找人才、项目、资本的需求痛点。

一系列创新企业的涌现,正是天河驱动新旧动能转换,不断升级完善创新创业生态圈的结果。

广州目光:对标全球  先睹未来:且看琶洲

在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广州也在对标全球,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汇聚世界高端要素,拓展发展空间。

去年12月举行的《财富》全球论坛上,广州在IAB领域的长足发展,以及在加快国际航运枢纽、国际航空枢纽、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建设中的成绩得到全球大咖的充分肯定。作为《财富》全球论坛主会场的琶洲,正在全力打造的互联网创新集聚区正是“I”“A”巨头汇聚之地,目标是打造成世界级创新平台,成为立足华南、面向全世界的高端总部集聚区。

阿里巴巴、腾讯与美国的亚马逊、谷歌母公司AlphabetFacebook一道成为《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上的全球顶尖互联网服务商。在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里,阿里和腾讯就是邻居。这里还集聚了复星、国美、小米、唯品会、欢聚时代、科大讯飞等各自领域的世界级巨头。

20156月启动土地出让以来,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共出让了25宗地块,企业总投资规模达630亿元。这些企业将在琶洲设立全国总部或区域型、功能型总部,并逐步导入旗下“互联网+”、电子商务、金融、科技研发等相关产业。

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的建设,对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具有重大意义。在产业集聚效应方面,目前已落户项目主要有六大类产业:一是阿里巴巴、唯品会、环球市场、国美等电商平台类;二是腾讯、YY(欢聚时代)等互联通讯及社交平台类;三是小米、科大讯飞、TCL等智能制造和应用类;四是复星、粤科金融等综合投资项目类;五是康美药业等“互联网+”大健康产业类;六是粤传媒、南方传媒等文化传媒产业类。

如今,科技创新的叠加效应已经初步在琶洲及其周边区域形成。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与珠江新城、金融城、生物岛、大学城等广州创新板块联结在一起,形成创新资源的集聚效应和创新产品技术的溢出效应,为经济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同时,促进科技产业、科技人才在琶洲及周边集聚,促进中小型科技企业发展,形成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企业共同创新发展的新模式。

琶洲作为“中国第一展”广交会的所在地,是世界首屈一指的会展中心区域。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还兼顾与会展等传统产业的融合效应。利用“互联网+”推动产业生态共赢,加速推动会展、商贸、文化创意等传统优势业态与“互联网+”的跨界融合发展,加快发展网络经济和分享经济,带动新业态的发展。如推进会展等线上线下融合与提升,打造永不落幕的广交会。

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是一个符合国际城市发展趋势的互联网高新科技区,在规划设计上兼顾了创新理念与珠江的灵秀,打造城水交融、文脉留存的现代之城,成为集商务科技文化艺术娱乐于一体的有机城市体。集聚区规划上保留了具有城市水系生态印记的河涌和湖泊,优化磨碟沙公园,疏通恢复园艺场涌,形成了城水交融的多廊道开放空间体系,打造高品质的绿色景观。既有高效紧凑的城市空间,又注重绿色环保,符合国际城市的发展趋势。

凭借对标世界一流的规划,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开启了快速发展的新引擎。像磁石一样吸引着优秀企业从四面八方聚集。未来,将有更多创新企业带着“黑科技”,从琶洲出发,走向世界。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gzsdfz.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020-83501579(信息资料处)

地址:广州市下塘西路447号 邮政编码:510091 电子邮箱:gzsdfz@gz.gov.cn

ICP备案号:粤ICP备09204806号-1 网站标识码:4401000003

广东广州

自2017年来您是本站第21292位访问者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5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