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党政要闻 > 政府

温国辉出席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

来源:中国广州政府 日期:2018-01-16

推动高质量发展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2018115日,广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闭幕后举行大会记者会,广州市市长温国辉回答记者提问。

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中如何科学谋划广州市发展路径?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提升质量?科技创新、人才引进方面如何打造广州发展的新引擎?“广州蓝”不断刷屏的同时,如何确保民生福祉的落实?就媒体所广泛关注的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城市规划、人才引进、民生福祉、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焦点热点问题,温国辉一一回应。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

推动实现精明增长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指出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乃至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那么,广州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有哪些举措?

对此,温国辉表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广州非常重要,也非常符合广州的实际。改革开放以来,广州经济总量从1978年的43亿元增长到2017年超过2万亿元,年均增长速度超过13%,人均GDP从原来的970元现在已经达到15万元,城市的建成区面积现在已经达到1249平方公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广州未来非常重要的一个战略任务,要下大力气做好。

温国辉介绍,广州接下来将聚焦多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要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效益,提高生产效率,推动实现精明增长。其次,要更加注重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要加大发展新兴产业的力度,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IAB产业,也包括文化产业、商标品牌这方面在经济中的比重。第三,要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发展。要引导全社会特别是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第四,要更加注重城市功能品质优化。包括机场、港口等城市基础设施的“硬实力”要提升,营商环境、在全球配置高端资源的能力等方面的“软实力”也要提升。第五,要更加注重绿色发展。具体指标上,要降低主要污染物的排放、单位GDP的能耗,比如降低PM2.5PM10平均浓度等。第六,要更加注重民生社会保障。把市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特别是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工作做得更好,提升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温国辉特别提到,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所谓问题导向,就是有一些底线不能碰、红线不能越。比如说水环境、大气环境不能变差。而目标导向就是广州要更多地跟全国、全球一流水平对标,工作要在全国、在全球更多处于领先位置。

关键词:科技创新

打造国家创新中心城市和国际创新枢纽

省委、省政府近期公布了《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有记者提问,“在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中,广州是如何定位的?将会突出哪些产业和领域?”

温国辉介绍,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总定位就是对全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支撑的重要载体。具体定位是“一地三区”,即全球科技产业创新的策源地、全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先行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主要承载区、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核心区。

温国辉表示,广州和深圳在走廊中共同承担创新发展“双引擎”的作用。广州的定位就是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的优势,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创新中心城市和国际创新枢纽。

他介绍,具体就是依托大学城—国际创新城、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中新知识城、科学城这4个创新核,国际生物岛、天河智慧城等13个创新节点,着力聚集创新人才、科技成果、创新性成果,抢占关键核心技术制高点,营造国际一流创新生态,建设具有全球吸引力的人居环境,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温国辉表示,从广州的角度,我们要发挥好各方面的作用,一是发挥引擎作用,联手打造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二是依托重大平台发挥引领带动作用。要加大广州超算中心的推广力度,打造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超级计算大脑。另外,广州成立了再生医学与健康省实验室,这个作用发挥出来,能够形成生物医药创新高地。

他介绍,最近广州成立了新型显示方面的聚华国家级创新中心,加上LG8.5OLED和超视堺10.5TFTLCD等项目,努力形成新型显示的创新中心,从研发创新到高端制造,到内容生产,到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方面,全产业链在全球处于制高点的位置。

温国辉表示,要优化创新生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聚焦创新经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我们的目标是力争突破,取得一批重大研究成果,为创新走廊科技产业发展提供核心技术支撑。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

提高高端资源要素集聚配置能力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的编制正在进行中,广州接下来将会怎样发挥更大的作用?温国辉对此回应道,粤港澳三地以落实《粤港合作框架协议》《粤澳合作框架协议》两个协议为主线,积极推进了多个领域合作。

从经贸指标来看,过去一年香港、澳门在广州投资的项目超过2万个,实际使用外资超过550亿美元。广州在港澳投资设立了560多家企业或者机构,广州与香港的服务贸易总额达到134亿美元,增长了45.6%;广州与澳门的服务贸易总额达到3.3亿美元,增长79.1%。

温国辉说,广州首先要贯彻落实好中央和国家的要求,推动实现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这个目标。广州的战略目标是在共建粤港澳大湾区中提高高端资源要素集聚配置的能力,着力建设引领型全球城市。广州要携手粤港澳和泛珠三角经济腹地的城市,共同打造世界级的城市群,共同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携手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温国辉进一步介绍,广州将着力发挥国际综合交通枢纽的作用,提升交通物流发展的能级,共建湾区国际交通物流中心。着力发挥粤港澳大湾区文化教育医疗中心的作用,进一步提升城市的软实力,共建人文湾区。着力发挥国际商贸中心的作用,提升投资贸易便利化和市场一体化水平,共建湾区国际贸易中心。着力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构筑“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共建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着力建设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共建湾区合作重大平台。着力建设宜业宜居宜游城市,对标国际一流城市,率先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共建粤港澳优质生活圈。

关键词:城乡规划

落实国家战略,发挥广州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功能

广州正在开展面向2035年城市规划的编制工作,此次编制规划有何特点?目前进展情况如何?

温国辉介绍,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由国家住建部等部委推进,广州市被列为全国十五个试点城市之一。广州新一轮城市规划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目标和定位,编制过程中注重落实国家要求和国家战略,在“一带一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构建对外开放经济新体制等方面,把广州作为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和省会城市的功能和优势发挥出来。

温国辉强调,编制过程注重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严格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这三条控制线。同时着力构建营造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和干净整洁平安有序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的宜居率和市民的幸福感。

温国辉说,编制过程注重构建“多规合一”的管理平台,这个广州走在全国前面。规划编制还非常注重应用新技术,通过大数据来评估广州对外交通和外来人口的情况,推算城际区域交通网络情况;通过大数据评估城市内部不同区域之间职住平衡和空间体系发展情况;通过大数据提供公共服务设施技术支撑,比如说轨道站点周边的开发强度、开发情况,为下一步城市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引才引智

将实施“国际学术会议之都”支持计划

广州今年吸引国际化人才的力度空前,媒体关注广州将采取什么措施留住国际优秀人才和海归人才?香港很多科创人才有意到大湾区创业,广州有哪些领域能吸引香港创业人才?

温国辉回应称,广州将做好引才引智工作,同时注重加大爱才储才用才护才的力度。首先,广州要制定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把政策实施得更加精准。目前,广州有产业领军人才方面的“14”政策,高层次人才支持政策,鼓励海外人才来穗创业的红棉计划,促进人才服务机构创新发展方面的政策,高层次人才“岭南英杰工程”,高技能人才“羊城工匠计划”,涵盖高技能人才这方面。同时,广州会加大力度吸引全球顶尖人才集聚广州,更多地引进战略科学家,更加注重用平台引才。比如,华工国际校区提出来不到一年时间,已经签约了8名院士到这个校区来工作,吸引力是非常强的。

其次,广州将为人才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把服务做得更贴心。要设立人才创新创业投资基金,把人才绿卡政策用得更加精细精准,在提供住房保障、安家落户、科技研发、职称评定、经费支持、医疗保障、子女入学等方面提供便捷、畅通、优质的服务。

同时,广州将为人才的创新创业提供更加优越的环境。广州已有创交会、海交会、小蛮腰科技大会、官洲国际生物论坛、中以机器人大会这些资源优势,接下来还将实施“国际学术会议之都”支持计划,吸引更多国际高端论坛、学术峰会、人才峰会在广州举办,为海外人才回国创业提供最佳的发展平台。

关于吸引香港人才到广州创新创业,温国辉说,目前已经有很多香港人才在广州创业,也相信未来一定会有更美好的合作前景。他指出,这个前景和机遇正是来自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来自于国家自贸区南沙片区的优势集聚,来自于穗、港、澳三地合作的基础和条件,也来自于广州自身的发展和对未来的战略筹划。现在有100多位香港籍人才在南沙的港科大霍英东创新中心工作。广州非常欢迎与香港在医疗、高等教育、科技创新、法律服务、会计服务、知识产权保护、评估精算这些高端的现代服务业领域的合作。

此外,广州非常欢迎通过粤港产业深度合作园等合作平台,来联手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推进穗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依托现在已经建设粤港澳国际青年创新工厂、粤港澳高校创新创业联盟等平台,让创新创业人才大显身手。在一些新领域、新业态方面,民生福祉方面,广州也非常欢迎创业人才。

关键词:租购同权

符合租赁条件要确保学位供给

接连两日,广州日报对于广州正在推动的“租购同权、学位到房”的政策进行了连续报道,引发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市民特别关心的是:租房的人能否像买房的业主一样享受同等的教育资源?在新的一年,广州市在构建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上又有什么新的举措?

温国辉回应称,去年6月,广州率先出台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工作方案,首次提出了租购同权的概念。方案明确规定,“赋予符合条件的承租人子女享有就近入学等公共服务权益,保障租购同权”。温国辉指出,这是对新时代广州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积极回应,也充分彰显了广州开放包容的特质。各区根据各自不同的实际情况,已经在推动这项工作的落实。接下来,广州将出台市级层面的指导意见,研究租购同权、学位到房的做法。各区对具有本市户籍,在本市无自有产权住房,以其租赁房屋所在地作为唯一居住地,持当地住建部门认可的房屋租赁合同登记备案证明的承租人子女,含政策性照顾借读生,要确保学位供给。

温国辉说,广州要继续加大学位供给,优化资源配置。集团化办学、学区化办学也要做得更好,确保政策要落实到位。在这个过程中,注意制定具体的细则来切实保障承租人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租购并举方面,温国辉表示,接下来将把“租”字文章做好,让市民在“租”方面的需求得到更多满足。广州将通过8个方面来努力实现增加租赁住房供应:加大“只租不售”全自持商品房用地的供给;建地铁的同时,轨道交通沿线用地向租赁住房倾斜;鼓励市属国有企业用自有存量土地来建设租赁房;大力推行集体土地建设租赁房;“商改租”这方面的力度要加大;探索在产业园区配建员工宿舍;推进城市更新和老旧社区微改造增加租赁房源;通过政策创新和税费优惠等措施来调动社会房源。温国辉表示,接下来,广州将把政策、把各方面制度配套得更好。

据了解,现在市政府批准了三家国有住房租赁企业,同时搭建了国内第一家政府建设的“阳光租房”平台,市民群众可以上网查询相关信息。

关键词:民生福祉

2020年:中小学学位新增13万个,再建10所示范性普通高中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今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大篇幅提及民生事项,有媒体记者问到,广州今年将如何进一步做好基本公共服务?

温国辉说,去年底广州市组织23个单位开展增进民生福祉的调研。从调研情况看,广州在就业、医疗、教育、养老、交通等方面还有不足。区域间、城乡间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他表示,广州将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提升广州基本公共服务的水平。

温国辉表示,首先把民生这个底线兜住。今年要帮扶6万名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卫生医疗方面,今年要实现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去年按病种付费的病种数有149种,今年将超过1000种。同时保证逐年提高社保待遇水平和低保救助标准,推进受助人员安置中心建设,创建慈善之城。

教育方面,温国辉表示,要在2020年力争普惠性幼儿园学位占比达到80%以上,中小学学位要新增13万个,还要再建10所示范性普通高中。与此同时还要推行重要措施——集团化、学区化办学,推动中心城区的优质教育资源比较快地向外围城区和农村地区覆盖。温国辉说,去年成立了4个市属的教育集团,今年要继续成立一批教育集团,争取每个外围城区都有一所市属中小学办学,每所市属中小学都到外围城区新建一所公办学校校区,实现优质的教学资源在外围城区和农村地区覆盖。

医疗方面,将编制医疗卫生布局规划,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往外围城区、薄弱区配置,比如南沙、花都、增城、从化、黄埔这些区。黄埔区已跟南方医院合作建设知识城分院,南沙区和中大附一医院、省中医院、市妇儿中心合作在南沙分别建三个医院,增城区和南方医院、市妇儿中心合作建设南方医院增城院区、市妇儿中心增城院区,花都区和中山二院合作建设中山医院附属仁济医院。

打造全覆盖、多支撑、多层次、多主体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也是广州市努力的方向,为老年人提供家政服务、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康复保健、文体娱乐、精神慰藉、紧急援助、日间托老等等专业化方面的服务。

温国辉还提到,地铁、高速路、快速路、公交等交通基础设施方面也要把布局向外围城区、农村地区推进,地铁今年还要增加100公里。

关键词:青山绿水

中心城区将实现公交车纯电动化

 “广州近年来在环境治理方面,尤其是空气质量和水环境等方面取得哪些成效?下一步有何举措?”记者问。

温国辉表示,近年来广州坚定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按照中央和省的部署,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和改善环境质量,坚持以建设干净整洁平安有序城市环境为抓手,坚决打好污染防治的攻坚战。

温国辉说,广州市PM2.5全年平均浓度达到35微克/立方米,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完成了国家挂牌督办35条黑臭水体初步考核任务,实现不黑不臭的阶段性目标。

温国辉介绍,整治水环境方面,最重要的是落实了河长制。全市有2961名河长,市委书记担任第一总河长,市长担任总河长,还出台了18项河长制方面的制度规定。

温国辉表示,今年首先要巩固35条黑臭水体整治的阶段性成果,不能反弹,要越来越好。同时继续推进河长制的落实,加强河道巡查,谋划好另外152条黑臭河涌整治。

空气治理方面,温国辉表示,今年要巩固去年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成果,继续加强扬尘污染控制,更加严格地执法监督。将在规模比较大的建设工地装颗粒物在线监控设施,同时加强移动污染源控制,主要是汽车、船舶,今年要实现1万台公交车全部改为纯电动化,中心城区实现公交车纯电动化,进一步推进中心城区的污染企业全部彻底搬迁或者关闭。

温国辉表示,我们将继续坚持雷厉风行和久久为功的精神和作风,把环境治理工作做得更好。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gzsdfz.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020-83501579(信息资料处)

地址:广州市下塘西路447号 邮政编码:510091 电子邮箱:gzsdfz@gz.gov.cn

ICP备案号:粤ICP备09204806号-1 网站标识码:4401000003

广东广州

自2017年来您是本站第21292位访问者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501号